生物燃料:值得關注的未來替代能源
2022-08-22
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,隨著傳統能源價格上漲,加之環保壓力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,生物燃料逐漸被世界各國所重視。由于可以較好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,生物燃料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。
目前美國和巴西分別是世界第一、第二生物燃料生產國。我國自20世紀末為消化陳化糧和為豐產的玉米尋找新出路開始推廣燃料乙醇,近年來生物燃料發展愈來愈得到廣泛關注。從我國現狀來看,發展生物燃料存在諸多有利因素。
首先,我國生物質資源較為豐富。2021年自然資源部公布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成果顯示,我國耕地面積19.179億畝,園地3億畝,林地42.6億畝,草地39.67億畝,濕地3.5億畝,建設用地6.13億畝。作為傳統農業大國,我國工業規模不斷擴大,城市化率不斷提升,每年產生的蔗渣、農作物秸稈、禽畜糞便、廢水廢渣等數量龐大。粗略測算,每年通過太陽光合作用,將太陽能轉化為植物物質形態的化學鍵能可以獲得相當于50億噸標準煤的生物質能源燃料。目前,全國秸稈的年可利用量約4億噸,林業剩余物年可利用量約3.5億噸,農村地區約8億噸畜禽糞污、7000萬噸生活垃圾尚未有效利用。如果能夠合理收集,將為我國生物燃料行業發展提供充足原料。
其次,國家出臺了系列促進生物質能發展的激勵政策。雖然在生物燃料方面的政策扶持相對較晚,但近年隨著政府的重視程度提升,生物燃料技術迅速發展,前景日漸廣闊。2020年底,國務院發布的《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》白皮書提出,要以“四個革命、一個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戰略為主線,推進能源革命,走綠色低碳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道路。2021年的全國“兩會”上,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全國人大代表、著名生物質能源專家陳義龍也公開發表文章表示,借俄烏沖突的背景審視我國的能源安全可以發現,由于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能源國情,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異常突出,而非糧生物質燃油技術可以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之重器。日前,《“十四五”生物經濟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正式印發。作為我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,《規劃》首次提出了“生物經濟”的概念,并提出要“加快生物制造技術賦能生物能源和生物環保產業”。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指出:“要開展新型生物質能技術研發與培育,推動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轉型。”
與此同時,我國發展生物燃料有技術積累優勢。目前,我國非糧生物質燃油已經發展到較高水平,部分企業已經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,擁有超1.5萬項專利技術,成為全球生物質能源領域領導者和最高標準制定者。特別是自主研發的世界領先非糧生物質燃油技術,可以用農林業產生的廢棄物生產出清潔高品質柴油、汽油和航空煤油,其標準已被歐盟立法認可,被公認為是新能源革命最頂端的技術之一。
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我國的生物燃料發展近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,特別是以糧食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產已初具規模。但近兩年受經濟大環境和疫情影響,工廠訂單下降,生物燃料需求減少,市場相對冷清。同時,生物燃料生產工藝成本高、農林生物質能源利用率低等問題也限制了我國生物燃料的發展?,F階段,我國生物燃料行業發展主要面臨兩個難點。一是如何有效地收集、儲運生產原料,形成規?;a能力;二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工藝技術,降低生產成本。在這兩大問題同時得到改進的情況下,我國生物燃料市場才能夠進入規?;瘧秒A段。
據測算,當國際原油價格超過每桶70美元時,非糧生物質燃油工廠就可以實現盈利。目前,在高油價和碳匯交易收益補償利好背景下,以非糧生物質燃油為代表的生物燃料產業已顯示出一定競爭優勢。發展生物燃料、實現能源革命,不僅對減少污染物排放、保護大氣環境具有重要意義,還可以助力我國建立自主、穩定、安全的能源體系,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。